我3歲喪父,只有孤兒寡母相依為命,生活很是清苦的。但因有眾多叔伯哥哥姐姐為伴,并不感到孤寂。這些兄姊都從小攻讀詩文,我耳濡目染于牙牙學語中,已認識很多單字。為滿足我Ei益增長的求知欲,他們常常編纂一些兒歌、俚語,抄在紙片上,教我誦讀。有不少生動的內容,我現在還能記得。如: “花喜鵲,尾巴長,娶了媳婦忘了娘”;“繡花轎,門前到,鼓樂喧天真熱鬧,姑姑姨姨接來家,哥哥今天娶嫂嫂”;“看看日頭看看天,看看煙囪不冒煙,幾家娘子喊吃飯,幾家姑姑借油鹽”…… 之后,他們又教我唐詩宋詞,對于李白、杜甫的一些名章佳句,蘇軾、陸游的警語格言,他們都讓我默寫背誦。我那時雖然是囫圇吞棗,但多少也能領略一點意境,著實獲益不少。及至我正式上學讀書時,對功課毫不費力,反倒有很多時間閱讀課外讀物。諸如《三國演義》、《水滸傳》、《紅樓夢》和大量的古典詩詞和眾多的通俗小說。由子年齡和閱歷的關系,當然仍不能全部明白書中的內涵,但于潛移默化中,也增長了許多知識,在我進行作文時便表現出來了。下筆成文、當場交卷,是受益的最好證明。為此,我曾多次受到老師的表揚。小學時代的一次作文,給我留下深刻的烙印,至今也未忘記。 是剛剛進入高小五年級的那年冬季,我剛滿11歲。有一天早晨,天空突然飄起鵝毛大雪來了,紛紛揚揚,如柳絮飛舞,不多久,大地便如同鋪上了白色地毯,銀裝素裹,瓊樓玉宇,壯觀極了。當時,我的家離學校甚遠,足有十華里,母親怕我在路上跌倒在雪窟里爬不出來,就不想讓我去上學了??墒?,我當時是求學心切,不愿曠課,還是堅持按時到學校里去。一路上,跌跌爬爬,腳步蹣跚,一步一個坑,我四顧茫茫,渺無人跡,連最愛跳動的鳥雀也不見蹤影了。但是,當我走到一道小河邊時,卻看到有一條小小的烏篷船??吭诤舆?,船頭上坐著一個身披蓑衣的老頭在那里執竿垂釣。我認得這位老人,他是我們村上最年長的一位老爺爺,無兒少女,但卻心地善良,酷愛釣魚??墒?,他釣的魚卻很少自己享用,常常送給左鄰右舍,我們家也得到過老人的饋贈。想不到今天下著這么大的雪,他仍然照釣不誤,我心里暗暗佩服之至。由于與老人相距較遠,我沒有前去和他打招呼,徑自往學校走去。 當我踏雪來到教室里的時候,我還是遲到了,同學們都已經坐在自己的座位上。原來今天是一堂作文課,老師早在黑板上寫出一個大大的“雪”字,不言自明,這是今天我們的作文題目。 在座位上坐定后,我拿起筆來在構思這篇文章從何寫起。憑窗遠眺,意圖在茫茫銀色世界中,尋找切入點。忽然,我隔窗又看到,距離學校不遠的小河邊,那只烏篷船頭上坐著的老爺爺,披著蓑衣執著長長的釣竿在釣魚。觸景生情,一首古詩的意境跳進我的腦海: 千山鳥飛絕, 萬徑人蹤滅, 孤舟蓑笠翁, 獨釣寒江雪。 一下子,我的“靈感”來了,文思如泉,一齊涌向筆端。于是,這篇作文一氣呵成。文中,我除了以一個幼小的孩子的心靈,描繪了銀裝素裹的雪天風光,描繪了瑞雪兆豐年帶給鄉親們的喜悅,還利用那首詩作為文章的內核和結尾。 這篇作文獲礙老師很高的評價,并讓我謄寫下來,貼在墻壁上供同學們觀摩,我也因此受到老師的厚愛。這件事后來競傳到我們程家的族長的耳朵里,那位年過八旬、長須飄髯的前清末代老秀才撫摸著我的腦袋說:你小小年紀,能寫出這樣的文章,將來會有大出息,你要好好讀書,學好本領,為我程氏門楣增光。 從此,我更加認真讀書了,而且古今中外,來者不拒,這個習慣我一直保留到現在。 我的中學時代是在徐州度過的。徐州是一座古老的城市,據說已經有3000余年的歷史,而且是漢文化的發祥地,文化底蘊是很深厚的。市內有一座很有名的學校,那就是江蘇省立徐州中學(簡稱省徐中,即現在的徐州一中),是當年的江蘇省四大名校之一。能考進這所學校是很不容易的。我小學一畢業后首選的學校就是它。那一年,省徐中初中部招生80人,但報考的考生即達到3000余人,我卻僥幸地考取了。據后來的老師告訴我說,你考試的成績并不特別優秀,你之所以被錄取是因為杜靜生老師看上你的作文了。 原來,當時的作文試題是:《幸福要在自身去求》,它很合乎我的胃口,故一揮而就。判卷的老師杜靜生一眼便看中了我的那篇作文,說一個小孩子,有如此見識,肯定有發展前途,于是建議校長一定要錄取我這個學生。此說是否帶有演義成分我不敢說,但入學以后,杜老師對我的刮目相看,我是有所體察的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