寶寶常說"這是我的你不可以拿",是不愿分享的表現嗎?其實是寶寶正處于物權意識的敏感期。建議您1、肯定而不責備:如"對,這是你的…",而不說"真自私";2、尊重而不強迫:如用"我可以用你的…嗎"征求寶寶的意見而不強迫他分享。尊重孩子的物權意識,有助于孩子未來發展出尊重及分享行為。
怎么教,孩子會對人友善? 2014年心理學者Meredith McGinley 對1364個四歲多孩子做多年跟蹤研究,發現若母親在與四歲孩子互動玩耍時表現出高敏感度教養行為(給孩子情緒支持,尊重孩子的自主性),孩子在小學階段會有更多幫助和關心他人的親社會行為,情商教育,讓孩子有良好人際關系!
平時如何用有趣的方式教孩子恰當地表達憤怒呢?將憤怒表達方式編成朗朗上口的兒歌是一種不錯的選擇!請爸媽陪孩子讀:不開心,想生氣(覺察情緒);氣之前,停一停;聞一聞,花兒香;吹一吹,小蠟燭(深呼吸);小嘴巴,說出來(語言表達感受);不打人,不傷己,還有不能摔東西!